为搭建在外学子与家乡三河的常态化联系的实践桥梁,引导在外学子返乡服务,帮助大学生提升社会化技能,共青团三河市委联合中共三河市委社会工作部、三河市文明办、三河市妇联在暑假期间开展大学生暑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向全市大学生发布招募,迎来一批助力文明城市、乡村振兴、美丽三河建设的工作者,让我们一起弘扬志愿精神,积极参与家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为家乡贡献青春力量。
一、活动时间
报名时间:7月1日-7月8日
实践时间:7月8日-8月底(具体实践时间可与实践单位双向沟通)
二、活动对象
三河籍(或在三河常住)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。
三、活动形式
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,通过返乡实践,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进一步结合,锤炼意志品格,磨炼社会能力,贡献青春智慧,服务家乡建设。
1.政务实践。组织学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一线岗位,承担具体工作。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,指导实践,推动工作。
2.企业实践。进一步细化实践岗位挖掘,通过大学生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,组织学生参与家乡企业实际工作。
3.乡村振兴。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,在镇团委和村团组织的统筹下,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、公共服务、文化建设、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。
4.社会服务。组织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,在文化广场等文旅场所,开展文旅服务工作,体会家乡发展同时助力家乡文旅事业发展。
5.社区服务。结合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相关工作安排,广泛开展社区实践。动员学生主动向村、社区报到,在镇团委和村、社区团组织的统筹下,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、青年突击队等,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。
四、报名须知
(一)报名条件
1.年龄在18周岁-28周岁;
2.思想政治坚定,无不良行为记录,具有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;
3.本人及家庭成员身体健康;
4.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,组织纪律性强,能严格遵守保密制度,能够保证相对固定的服务时间,服从统一指挥、调度和管理。
(二)实践要求
1.“返家乡”暑假实践志愿者的实践时间至少满两周以上,具体实践时长和实践单位沟通;
2.实践期间不得擅自离岗,需按照实践单位规定按时上下班并且执行单位请假程序;
3.实践期间严格遵守实践单位的相关要求,不得随意旷工、离岗;如因个人原因需要请假或终止实践活动,需要至少提前3个工作日告知实践单位,以保证后续工作开展。
(三)报名方式
关注“创青春”公众号,选择“社会实践”—“官方网站”栏目—点击最上面的“报名入口”。首次登陆用户需按提示注册账号并返回登录,登录成功后点击项目列表,浏览单位发布的项目信息,浏览项目信息详情,选择中意的项目报名。按照下图所示进行操作。
五、注意事项
本次社会实践按照自主申请、自愿报名、双向选择的原则开展。
1.主动打电话到意向实践单位进行询问具体信息后,实地报道(登录“创青春”系统可以查到实践单位电话);
2.本次实践活动为志愿服务形式,实践期间无工资、无补助发放;
3.实践期间可在“志愿汇”APP上(志愿汇签到码会发给实践单位相关负责人)领取保险并进行签到签退;
4.实践结束后,实践单位根据具体表现报团市委,团市委在创青春平台上生成电子实践证明,自行下载,并按全体实践人数的20%评选优秀,获取荣誉证书。
来源丨团市委
网友回应